首页

女王调教 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4 02:08:54 作者:航拍雄安起步区第五组团大学城配套一期项目 浏览量:17579

 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 (记者 朱贺)水墨意境深远、书法笔力遒劲、雕塑栩栩如生……11日,走进正在北京举行的“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”,第十一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汪国新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,这些作品与祖国足迹同步、心跳同频,艺术工作者应将才华奉献给时代。

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“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”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,展出至9月23日。中新网记者 蒋启明 摄

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。此次展览由全国政协书画室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,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至9月23日,所呈现的近200件书画作品包括中国画、雕塑和书法等门类,分为“丹青典章”“美术集萃”“书法传承”“时代新篇”四篇章,既有历届美术大家政协委员留下的经典艺术名作,也有中青年美术界政协委员创作的主题美术力作。其中70余件专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创作。

  齐白石、李可染、吴冠中、启功……细细观赏书画大家名作,第十一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,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对中新网记者说,书画展群英荟萃,既彰显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深厚功力,也呈现了年轻书画家的多元风貌。

  生于1949年的苏士澍与新中国和人民政协同岁,他站在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《守正创新》前表示,艺术工作者应本着守正创新的理念,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品格风骨,钻研好、继承好传统技艺,同时革故鼎新,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正在北京举行的“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”,吸引不少参观者欣赏驻足。中新网记者 蒋启明 摄

  一件件记录时代脉动、展现人民风貌的作品映入眼帘,著名书画家汪国新深刻感受到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。他认为,艺术家不能关起门来创作,更不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炒作,而要潜心思考为时代留下什么痕迹,为民众生活作怎样的注脚。除展现宏大主题,艺术更要着眼细微处,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追求、精神风貌。

  “展览令我深受触动,我将继续创作好作品,展现正能量,推动行业发展、社会进步。”从事雕刻和陶瓷艺术创作的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英坡说。

  作为文化艺术界别委员,高英坡近年聚焦艺术进校园、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大专院校等议题提案,建议通过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活动,帮助年轻学生接触手工课程、了解中华传统艺术;同时培育绘画、雕塑等领域青年人才,推动文化产业发展。

不少观众参观“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”,聆听讲解。中新网记者 蒋启明 摄

  参观结束时,第十一、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马虎成表示心潮澎湃。他说,画展呈现了不少党外书画大家的作品,他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以笔墨彩绘等艺术表现形式,讴歌国家发展成就、社会主义建设成果。

  政协履职期间,马虎成提出的有关教育发展、法治建设等提案得到落实,见证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深化。他说,人民政协走过75年,发挥了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。“在这一广阔舞台上,委员们积极建言资政,广泛凝聚共识”。(完)

【编辑:曹淼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美经济仍面临巨额债务问题

中华民族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,中华文明在这些代代相传的典籍中得以记载和传承,如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向来是历代儒家学子首要研学之书,从未中断。诗经、楚辞、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等文艺作品,跨越几千年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诵,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,至今仍能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学之美。

海外华媒品味“三色”郴州 感知“红绿古”辉映的魅力

北京4月25日电 (记者 李纯)中国国防部25日举行例行记者会,新闻发言人吴谦表示,中美两国防长视频通话对于保持两军关系总体稳定具有积极意义。

混团世界杯中国队五连胜 王楚钦:面对单打心态更好

挂影布、摆放桌椅、调试数字放映机……65岁的电影放映员许占华与儿子许春云熟练地做好准备工作。晚上7:30分,电影《万里归途》准时放映。乡亲们啃着秋果看得有滋有味,激动地互相交谈。

中老铁路客货运迅猛增长 今年发送旅客超716万人次

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今天揭晓结果,经过初选、专家审核评议、网络展播投票、终选以及结果公示,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,名单如下:

中新健康丨宁夏首例胸腹主动脉替换手术成功开展

“以前消费者不知道国产美瞳的优势,工厂订单少,即使有全模压工艺,高效的特点也无法充分发挥,会带来生产资源的大量浪费。”唐顺初说,工厂效能的提升带来了产品成本的下降,竞争力进一步提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